辣妈圈   辣妈热点   准备怀孕   怀孕期间   育儿知识   辣妈健康   宝宝健康   家庭生活   早期教育   喂养饮食
辣妈资讯   行业动态   生男生女   怀孕初期   怀孕中期   怀孕后期   孕妇饮食   坐月子   新生儿   婴幼儿   学龄前   学龄期   菜谱
您的位置:首页 > 辣妈热点 > 辣妈资讯

    香港双非童上学大量时间耗路上 家长心声想放弃香港身份

    辣妈圈 www.lamaquan.com发布时间:2016-03-31 10:53:00

   “去香港生孩子,说实话我现在很后悔。”再过一年多,深圳人曾娜(化名)在香港生下的女儿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当下面临的尴尬是:跨境,孩子从六 七岁起就得每天五小时耗在路上;不跨境,私立学校的学费承受不起,而且离家近的私立学校已经明确不收“双非”儿童,“今年过完年一家人都在愁这个事”。

 
  曾 娜的烦恼不是个案。2001年,庄丰源案在香港终审判决,确立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在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自此十年间 超 过20万“双非”婴儿在港出生;直到2012年4月和20 13年1月,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和所有私立医院分别无限期停止接收非香港本地孕妇预约分娩, 内地孕妇赴港生子才被完全禁止。如今,即使是2012年最后一批出生的“双非”宝宝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当初,父母为他们想尽办法获得的香港身份,让他 们最先感受到的却是上学的艰辛与尴尬。
 
  关口:浩浩荡荡的喂饭大军
 
  虽然是上幼儿园下午班,但家住布吉的刘女士 却每天9点就要开始准备女儿的上学事宜。经过多次“实验”计算,她总结了一条最优路径:10点从小区出发,换乘两次地铁耗时1.5个小时到达福田口岸,半 小时等跨境保姆车、过关,再坐车半小时到达元朗幼儿园,刚好赶上一点钟第一堂课;全程来回五个小时,但好处是不会塞车、不会迟到。而自从3岁的女儿开始跨 境念幼儿园后,刘女士便辞去了工作,“中午12点才能空下来,下午3点又要出发来关口接,没有公司会让你只工作三个小时。”
 
  日前, 南都记者随刘女士体验了一回跨境上学路。上午11点左右的地铁龙华线依然非常拥挤,快到福田口岸的那几站陆续上来很多跨境学童,车厢充斥着三四岁小童的吵 闹声;而此时的福田口岸跨境学童等候区,场面则更为壮观:几百平米的大厅全是穿着各色幼儿园校服的孩子,大部分年龄小到连话都还说不连贯;因为下午班幼儿 园不提供午饭,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的中午饭带到关口来喂,有的就草草给孩子吃几块面包饼干了事。“我一般让孩子早上在家多吃点,书包里装点零食,晚上6 点到家再吃。其实很担心她会发育不良。”保姆车马上到,刘女士忙着给女儿嘴里塞饼干。
 
  即便时间掐得刚刚好,有时也有意外会发生。 “上个星期我女儿学校的校车在路上跟人撞了,老师打电话来差点没把我吓死。之前也有朋友家的小孩书包里被人塞东西,被水客利用。”正是有安全上的担心,家 住西丽的肖妈妈就坚持了三年亲自跨境接送儿子到学校。因为上上午班,母子俩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得起床,转两趟公交到关口,9点前必须赶到学校;碰上内地节假 日但香港却不放假的日子,“排队过关一度崩溃到想哭。夏天在关口等公交车被暴晒,好几次孩子也受不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扛过来的”。
 
  学习:两地大不同久久难融入
 
  考 虑到孩子跨境上学太辛苦,去年儿子上小一时,肖女士一家也讨论过让孩子回来上学的问题,“但我们住的附近没有私立学校,南山的学校学费又太贵”。加上幼儿 园三年都坚持了下来,肖女士最后狠狠心,让孩子继续留在香港念小学。不到7岁的儿子已习惯天天5点多起床,赶到学校上8点的早课。
 
  2009 年内地二胎尚未全面放开,突然怀孕的肖女士跟家人商量后,最后花费4万多港元到香港生下小儿子。因为要照顾孩子,她辞掉工作,一家四口的全部经济负担都落 到了工薪阶层的丈夫身上。这几年因为要跨境送儿子上学,在深圳公立小学念书的姐姐也常常抱怨妈妈偏心,“大的到了叛逆期,我也不能不管。”
 
  因 为两个孩子在深港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内学习,功课上怎么帮孩子一直也困扰着肖女士。别的家庭一般大的可以辅导小的做功课,但弟弟因为是用繁体中文和英文, 姐姐完全帮不上手;加上家里又不说粤语,儿子学校的老师多次提醒肖女士,孩子在沟通能力上与香港本地生相比还是有差距;香港小学阶段一般下午4点放学后都 会有各种兴趣班,但儿子因为要赶跨境校车回深便参加不了,久而久之在香港也难以融入。
 
  未来:小学上完了,初中去哪上?
 
  与 肖女士的选择不同,因为时间和工作上的考虑,家住宝安松岗的黄先生没有让自己的两个双非女儿去香港跨境上学。目前,黄先生的两个女儿都在宝安一所私立学校 就读,其女儿们所在的班级共30人,当中有近一半都是双非。即使在深圳,黄先生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也要耗费近四个小时,还得是在不堵车的情况下。
 
  提 及私立学校的花费,黄先生坦言确实比公立学校高,却也还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比起钱,黄先生显然更关注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由于其目前所居住的地区 并非深圳的核心区域,黄先生直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对孩子有很大影响。“我们这里相对比较不发达,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还是会放在发达的城区。”
 
  除 了教育质量,更大的烦恼即将接踵而至。两个女儿下半年分别就读四年级和五年级,再过一两年就都面临小升初的问题,但麻烦的是目前女儿就读的学校只有小学。 当下,黄先生已经开始盘算,“我家住的离东莞近,我打算到时候把女儿送到东莞一所口碑不错的私立学校入读。现在学校里与我想法一致的双非家长不在少数”。 但是由于教学质量较高,要想入读这所学校也并非易事。据其透露,该学校要求学生和家长分别同时通过入学考试、才有获得入读的可能。
 
  虽 然女儿上学也算一波三折,但黄先生还是比一些想在深圳就读的双非家庭幸运。今年3月份招生政策出来后,曾娜所在龙岗区的一些私立学校已经开始明确拒收双非 学童,有的虽然允许就读,却没有学籍。同时据不少双非家长反映,目前深圳一些教学质量较差的私立学校,高年级因为人数越来越少被取消,孩子念着念着就没书 读了;而一些教学口碑相对较好的私立和国际学校,收费又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家长心声
 
  想放弃香港身份
 
  却没有返回机制
 
  2012年,伴随着香港“零双非”政策的实行,深圳市公立学校原则上也开始拒收港澳籍外籍学生,目前深圳市为港籍学童提供港式课程的民办学校虽说有11所,但一是学位有限,二是收费昂贵。
 
  一 开始政策出来时,刘女士还觉得有回旋的余地,并不十分担心;但到女儿上幼儿园之后,孩子教育的问题成了困扰整个家庭最大的困难,“早知道这样,我说什么都 不会去香港生的”。与刘女士的后悔一样,在连日的采访中,甚至有不少家长私下向南都记者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建立返回机制,如果孩子能回深圳公立学校接受义 务教育,放弃香港身份也是愿意的。
收藏文章
分享文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相关内容
香港一幼儿中心爆发手
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7月2日正调查一间位于油尖旺区的幼儿中心一宗手足口病爆发个案,并呼吁市民注重个人及环境卫生。  受影响儿童为9名男童
香港八大公立医院要求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内地孕妇涌入香港分娩对香港妇产科服务形成了压力,香港首次提出要研究限制孕妇来港产子的方法。与美国、加拿大一样,"出生地原则"同样适用于香港,即只要是在当地出生的孩子,就拥
给的再多不如陪我 麦鲁
有人说孩子只有在5岁前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5岁之后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角色进入他的世界,慢慢的长大,渐渐的羽翼丰满,最后追逐他的梦想,飞向你不能到达的远方。所以,在孩
幼儿园“遍地开花”乐
 家住吉林省延吉市的赵丹丹小朋友,2013年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是丹丹的父母却犯了愁,因为他们都在延吉市工作,平时也很忙,丹丹一直由住在延吉市朝阳川镇的姥姥照看
民间发起首个中国家长
2015年11月22日,对于中国家长而言将是意义非凡的一天。由中华孔子桥课题组专家、中华孔子桥国学小幼联盟、金牌家长学院、中国虎妈猫爸教子有方群、长春人民广播电台FM99.6
大S方面否认怀孕 伴娘
据香港“明报”消息,徐熙媛(大S)与汪小菲的世纪豪华婚礼,昨日于海南三亚举行,新娘子大S一声“超级愿意”,下嫁身家以亿计的为阔少汪小菲,她更激动得哭成泪人。大S与汪小菲将幸福跟日本地震的灾民分享,将婚礼收到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使用条款 | 联系我们
© 2013-2020 辣妈圈 ihua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